維生素D的補充與監控​

食物維生素

        維生素D是近年來討論度最高的營養素之一,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是以5種形式存在D1D2D3D4 D5,其中D2D3是目前所知與人類營養最有關聯的兩種形式,可以真正被人體活化利用。

維生素D扮演的角色

維生素D缺乏與生長遲緩、骨骼畸形、軟骨病、骨質疏鬆及骨折有關。最近發現在大部份的組織和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受體,能夠降低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癌症、自體免疫、傳染性疾病以及心臟血管疾病有關。人類經由陽光、飲食和營養品的補充來得到維生素D,經由陽光的紫外線UV B可以將皮膚下7-dehydrocholesterol轉換成previtamin D3。食物、營養品中動物、魚油是D3的來源,植物、酵母是D2的來源,都在肝臟中轉換成25(OH)D25(OH)D在腎臟轉換成活性的1,25(OH)2D,增加鈣、磷的吸收,協同副甲狀腺的PTH維持血液鈣、磷的平衡。

估計有40%-100%的歐美年長者維生素D是不足的,補充維生素D,標準建議量為400 IU,提高劑量,每天800 IU可以降低骨折的發生率。骨骼肌具有維生素D的受體,肌肉力量與維生素D有正相關,因此足夠的維生素D或每天800 IU可以下降跌倒的概率。腦部、攝護腺、乳房、大腸、免疫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受體,1,25(OH)2D調控超過200個基因。維生素D可以減少正常及癌症細胞的增生,目前認為是癌細胞內的1,25(OH)2D促進細胞的分化與自毀。血清25(OH)D濃度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機率成反比,25(OH)D低於20 ng/mL時,攝護腺癌、乳房癌、大腸癌的風險上升30-50 %25(OH)D低於12 ng/mL時,追蹤8年,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上升253 %

足夠的維生素D可以藉由單核球、巨噬細胞殺掉傳染性異物,維生素D<20 ng/mL時,無法啟動免疫反應,這可以解釋黑人比白人容易感染MTB且症狀比較嚴重。低緯度日曬充足、攝取較多維生素D的人,罹癌概率下降,多發性硬化、腸胃發炎、骨關節炎的概率也都下降。1,25(OH)2D可以抑制腎素的合成,增加胰島素的生產,增強心肌收縮的力量,調節血壓和血糖。同樣的,低緯度日曬充足、攝取較多維生素D的人,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的概率下降,血壓相對的正常,心臟衰竭機會下降,CRPIL-10下降。維生素D缺乏和精神分裂及憂鬱症的發生率有關,在出生前後維持足夠的維生素D,對於腦部的發育及日後維持精神及智力功能,都是相當重要的。維生素D對肺功能也有幫助,媽媽在懷孕期間維生素D不足,其孩童氣喘的風險較高。

維生素D補充劑量

對於沒有足夠日曬的孩童或成人,專家的建議是D3每天800-1000 IU,因為D2的效果低,如果使用D2,可以使用3倍量。懷孕到哺乳的階段都應該維持足夠的維生素D。建議的日曬是在上午10時到下午3時間,依著季節、緯度、人種,手腳曝露5-30分鐘,每週兩次是適當的。研究指出如果每日使用D350000 IU,就會造成血中濃度到達中毒的程度,但是每日10000 IU5個月並不會中毒。25(OH)D是維生素D的血清標記,不僅作為骨質健康的評估,也作為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因此25(OH)D的檢驗在歐美國家爆出大量,實驗室可以同時測得到D2D3的總量。很多人同意補充維生素D可以改變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機率。

但是反對意見還是存在,他們認為Cohort study一群人看得出來,維生素D血清濃度偏低時,高血壓及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上升;但是Clinical trial看不出來,補充維生素D400 IU可以改變高血壓及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這些意見值得進一步研究。

 
 

發表迴響

WordPress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