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高雄市三民區明誠二路110號1樓
Work Hours
Monday to Saturday: 8AM - 9PM
Sunday & 國定假日: OFF
維生素D是近年來討論度最高的營養素之一,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是以5種形式存在D1、D2、D3、D4、 D5,其中D2與D3是目前所知與人類營養最有關聯的兩種形式,可以真正被人體活化利用。
維生素D扮演的角色
維生素D缺乏與生長遲緩、骨骼畸形、軟骨病、骨質疏鬆及骨折有關。最近發現在大部份的組織和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受體,能夠降低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癌症、自體免疫、傳染性疾病以及心臟血管疾病有關。人類經由陽光、飲食和營養品的補充來得到維生素D,經由陽光的紫外線UV B可以將皮膚下7-dehydrocholesterol轉換成previtamin D3。食物、營養品中動物、魚油是D3的來源,植物、酵母是D2的來源,都在肝臟中轉換成25(OH)D。25(OH)D在腎臟轉換成活性的1,25(OH)2D,增加鈣、磷的吸收,協同副甲狀腺的PTH維持血液鈣、磷的平衡。
估計有40%-100%的歐美年長者維生素D是不足的,補充維生素D,標準建議量為400 IU,提高劑量,每天800 IU可以降低骨折的發生率。骨骼肌具有維生素D的受體,肌肉力量與維生素D有正相關,因此足夠的維生素D或每天800 IU可以下降跌倒的概率。腦部、攝護腺、乳房、大腸、免疫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受體,1,25(OH)2D調控超過200個基因。維生素D可以減少正常及癌症細胞的增生,目前認為是癌細胞內的1,25(OH)2D促進細胞的分化與自毀。血清25(OH)D濃度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機率成反比,25(OH)D低於20 ng/mL時,攝護腺癌、乳房癌、大腸癌的風險上升30-50 %。25(OH)D低於12 ng/mL時,追蹤8年,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上升253 %。
足夠的維生素D可以藉由單核球、巨噬細胞殺掉傳染性異物,維生素D<20 ng/mL時,無法啟動免疫反應,這可以解釋黑人比白人容易感染MTB且症狀比較嚴重。低緯度日曬充足、攝取較多維生素D的人,罹癌概率下降,多發性硬化、腸胃發炎、骨關節炎的概率也都下降。1,25(OH)2D可以抑制腎素的合成,增加胰島素的生產,增強心肌收縮的力量,調節血壓和血糖。同樣的,低緯度日曬充足、攝取較多維生素D的人,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的概率下降,血壓相對的正常,心臟衰竭機會下降,CRP、IL-10下降。維生素D缺乏和精神分裂及憂鬱症的發生率有關,在出生前後維持足夠的維生素D,對於腦部的發育及日後維持精神及智力功能,都是相當重要的。維生素D對肺功能也有幫助,媽媽在懷孕期間維生素D不足,其孩童氣喘的風險較高。
維生素D補充劑量
對於沒有足夠日曬的孩童或成人,專家的建議是D3每天800-1000 IU,因為D2的效果低,如果使用D2,可以使用3倍量。懷孕到哺乳的階段都應該維持足夠的維生素D。建議的日曬是在上午10時到下午3時間,依著季節、緯度、人種,手腳曝露5-30分鐘,每週兩次是適當的。研究指出如果每日使用D3達50000 IU,就會造成血中濃度到達中毒的程度,但是每日10000 IU,5個月並不會中毒。25(OH)D是維生素D的血清標記,不僅作為骨質健康的評估,也作為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因此25(OH)D的檢驗在歐美國家爆出大量,實驗室可以同時測得到D2加D3的總量。很多人同意補充維生素D可以改變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機率。
但是反對意見還是存在,他們認為Cohort study一群人看得出來,維生素D血清濃度偏低時,高血壓及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上升;但是Clinical trial看不出來,補充維生素D400 IU可以改變高血壓及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這些意見值得進一步研究。
實驗室檢查項目:
25-OH Vitamin D Total,維生素D
To provide the best experiences, we use technologies like cookies to store and/or access device information. Consenting to these technologies will allow us to process data such as browsing behavior or unique IDs on this site. Not consenting or withdrawing consent, may adversely affect certain features and functions.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s,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與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Accept),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