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高雄市三民區明誠二路110號1樓
Work Hours
Monday to Saturday: 8AM - 9PM
Sunday & 國定假日: OFF
NT$400
病毒性 C 型肝炎潛伏期為2 週~6 個月,通常為 6~9 週,發病通常不明顯,急性感染後,約 20-30%患者有臨床症狀,可能出現發燒、疲倦、厭食、隱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或黃疸等相關症狀等。當血液中病毒性C型肝炎抗體(anti-HCV,HCV Ab)呈現陽性持續六個月以上,且可在血液檢驗到C型肝炎病毒(HCV RNA,為C肝病毒核醜核酸檢測),表示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約有70%-80%的感染者會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更可能進一步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C型肝炎抗體呈陽性,並不代表身體對C肝具有抵抗力,表示可能曾經感染病毒性C型肝炎但已康復或病毒性C型肝炎正在感染中,需確認C型病毒量,評估是否需治療,建議諮詢醫師。
自費收費:400
臨床意義:
病毒性 C 型肝炎潛伏期為2 週~6 個月,通常為 6~9 週,發病通常不明顯,急性感染後,約 20-30%患者有臨床症狀,可能出現發燒、疲倦、厭食、隱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或黃疸等相關症狀等。疾病嚴重度可從不明顯的症狀到會致命的猛爆性肝炎。感染 C 型肝炎病毒後,約 70%-80%會演變成慢性肝炎。慢性 C 型肝炎患者,約 5-20%於 20-30 年間可能演變為肝硬化,約 1-5%死於慢性肝炎的併發症(肝硬化與肝癌)。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且從發病前 1 週至數週直到整個急性期及慢性帶原期皆具傳染性。
過去在臺灣的輸血後肝炎約 69%為 C 型肝炎,但自 81 年 7 月起,C 型肝炎抗體檢驗納入血液篩檢項目之一後,幾乎已無輸血後 C 型肝炎之發生,日本亦如此。在臺灣,一般成人 C型肝炎抗體陽性率估計約為 4-5%,C 型肝炎感染者約 40-70 萬人,過去調查顯示臺灣 C 型肝炎盛行率有區域差異,C 型肝炎個案多集中在中南部沿海地區、部份原住民社區與宜蘭、花蓮、台東等地。另外,依據國內研究調查顯示,愛滋病毒(以下簡稱 HIV)感染者中,靜脈藥癮者合併感染 C 型肝炎的盛行率高達 90%以上;近年則發現已感染 HIV 者,如有男男間性行為(MSM)且曾經感染梅毒者,因性行為造成肛門黏膜傷害或性病形成的潰瘍病灶,會增加急性 C 型肝炎感染的風險。如有雙重感染,不僅HIV病程發展較快,C型肝炎導致的肝臟病變也會加速惡化,故建議需檢測C型肝炎。
C型肝炎病毒主要經由血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而傳染。因此與他人共用污染針具、注射器或接受污染之血液、血液製劑、使用滅菌不完全之器械(具)均有可能感染,而與C型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共用沾血之個人器具(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或經由母子垂直感染方式亦可能發生感染,母子垂直感染機率約6%,如果產婦為C型肝炎合併感染HIV,會增加其新生兒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
當血液中病毒性C型肝炎抗體(anti-HCV)呈現陽性持續六個月以上,且可在血液檢驗到C型肝炎病毒(HCV RNA,為C肝病毒核醜核酸檢測),表示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約有70%-80%的感染者會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更可能進一步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C型肝炎抗體呈陽性,並不代表身體對C肝具有抵抗力,表示可能曾經感染病毒性C型肝炎但已康復或病毒性C型肝炎正在感染中,需確認C型病毒量,評估是否需治療,建議諮詢醫師。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2. 阮綜合醫院-認識C型肝炎